banner
王白水

白水房

志闲少欲,心安不惧 泛中医论坛https://forum.beginner.center/
github
xiaoyuzhou

A003自我解剖的残酷与享受

在特德・姜的小说《呼吸》中,为了探究大脑运作的奥秘,故事主人公(一种机械生命)一边解剖自己,一边写下自己的经历留给未来的读者。在这个过程中,首次观察到意识在显微镜下流淌,ta 感到无限的恐慌

要是在别的场合认识到这一点,我会从椅子上一跃而起,冲到大街上。但是以我现在的情形 —— 身体锁在固定支架上,大脑四处悬挂在实验室里 —— 那么做是不可能的。我能看见自己喧嚣的思维引发大脑中的叶片飞速运动,这反过来又增长了我对这种约束状态的不安。在这样的时刻恐慌起来可能会导致死亡:被噩梦般困住的同时再不由自主地扭动身体,挣扎着对抗身体的束缚,直到空气耗尽。有意无意间,我的手调整了操纵杆,把潜望镜的视场从网格结构转向了工作台面。不用再观察和放大自己的恐慌心理,我也得以平静下来。重新恢复镇定之后,我便开始了组装自我的冗长过程。最后我把大脑恢复到初始的紧凑结构,装好脑壳,然后从固定支架上解脱出来。

在我面对自己内心的时候,我也屡次感受到一种恐慌

解剖自己的思想,感受想法一个接着一个浮现,又一个接着一个消失,波涛汹涌。很多时候是天马行空,想象未来或远方,是享受。但有些时候,观察到的是心底的阴暗,最近第一次读了《太上感应篇》,几乎看到了人能犯下的所有罪过,里面有很多平时被隐藏起来的歹心,只有很静的时候才能发现。

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惊讶,我原来还会这样想?很害怕自己会变成一个坏人。

观察多了,也就慢慢接受现实,我就是会这样想,也只是想想而已,控制住就行。这些深藏起来的,我不说,至今没人能发现,甚至以前我自己都没发现。

再往后,我开始跟人交流我的想法,说出来以后会感到放松很多。也许基督教 / 天主教(暂时分不清这俩)里的忏悔室就是这么用的。

我发现,越是打压,越容易反弹。直面深渊,才会平淡。

我在高铁上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,左边的乘客正在玩手机,右边的妈妈刚睡醒。我打开笔记软件时,飘过很多想法:我在这写东西会不会被看到?我写的这些会不会看起来很高级?左边的会不会因此敬佩我?写之前看了会儿特德姜,会不会被认为拿出电脑却不用是在装 X?妈妈会不会看到以后又说我想多了?等等

我一边写,一边感受着,我看着它们,就像站在河边看鱼吐出来的泡泡,一串想法冒出来,又噗噗破裂。


我决定从今天开始,博客内容转发一份到公众号,无他,有广告而已。
还有公众号要改名了,小白进化论➡️中医始徒

  • 开始之徒
  • 始于徒步
  • 也是 EVA 里的使徒,看过的自然能懂,没看过的可以看看
Loading...
Ownership of this post data is guaranteed by blockchain and smart contracts to the creator alon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