耽搁了好几天,赶紧把上上周日的内容补全了
感谢
首先要感谢和同学联系到的乾坤手诊刘老师为我们提供场地,而我们又是因为钟一嘉才能联系到刘老师,在此也感谢钟同学,他为我们开辟了很多新的道路,包括我这些天坚持写东西,也是受他影响。
总结经验
言归正传,先总结失败经验:昨天是我第一次讲课,翻车了,最开始组织大家自我介绍环节,讲讲对艾灸的认识并提出自己的问题,同学说完我跟着补充,这个环节设计的太碎,不适合放在第一步,应该放在最后一步总结。后面意识到问题及时调整,快速过完自我介绍,开始系统讲解,一边操作一边讲知识点,时不时还有同学问出刚刚问过的问题,这个时候回答就建立在系统之上了,效果好很多。
这节课上我刻意弱化了操作手法上的教学,重点全部放在强调 “专心”。但也有人反馈说自己没什么基础,还是学点操作手法更合适。对于这类问题,我认为这恰恰符合课程目的 —— 就是要不学手法!
类比一下大家学功法,比如易筋经,最开始学的时候,起式以后脑子里在想什么?—— 在想下一步动作是什么样子,双手托天理三焦,手该怎么托?啥时候翻手来着?得练习好几遍足够熟练以后,才能专心去体会气感。一旦我讲了艾灸手法,大家操作时会想什么?—— 在想此处应该用泻法还是补法?泻法要怎么泻来着?我做对了没?等等,和刚学功法一样,注意力都跑到别处了,很难专注在自己以及病人身上
未来我教艾灸,还会这么教,这样才能快速掌握艾灸的精髓!
收获
最重要的收获是结识了一帮同样对艾灸感兴趣的伙伴,与志同道合者交流,时刻都能感受到快乐😄
在此基础上开始组建北中医艾灸组织,把我既往的管理经验继承下来,干点 “正事”,不过这个计划刚刚起步,尚且没什么成果出来
另外还从其他功夫到家的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,理论、实践都有,不过这些比较碎,不写了
最后
是故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,知困然后能自强也。故曰:” 教学相长 “也
——《礼记・学记》